您好,欢迎访问凯卫仕厕所文化研究院官网!

凯卫仕

专注洗手间行业20年

从事改善洗手间环境、传播洗手间文化、倡导洗手间公益

400-688-8280

凯卫仕动态

美化设计

凯卫仕

邮箱:admin@szkvs.com

手机:13424380752

电话:400-688-828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富通海智科技园三栋17楼

凯卫仕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洗手间百科 > 凯卫仕动态
中国城市公厕的建设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8 16:24浏览次数:

城市公共厕所

1 公厕建设发展历程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生产、生活、人本身再生产而提供的一般的、共同的、社会化的物质基础条件,是维护城市日常运转、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基础设施内涵不断扩大,城市公众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为公众生活服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设施种类越来越细化,设施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公厕是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中的一部分,是表现城市细节的一种基础设施,与人民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公厕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城镇环境的整洁卫生,推动了社会公德和环境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厕功能不断丰富,不仅具有满足人们生理排泄需要的功能,而且具有满足一定社会需求和丰富城乡文化的功能,因此推进公厕建设和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这条历史文明的长河自然也包括厕所文明。公厕起源于人类的聚居、城市的产生和社会的进化。中国最早的厕所已经无法考证,典籍有记载的可以上溯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汉朝。殷商时期,西周之前,汉民族就有“尚洁”之风,当时这股风气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谁不重视卫生都是要受到嘲笑和讽刺的。即使是贵为帝王,臣子也要拿打扫卫生来规劝。中国古人对卫生的重视有时到了“悲壮”的地步,即使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身处围成铁桶一般的孤城的守城军民也不忘记厕所卫生。但是随着近代我国经济的逐渐没落,中国人的厕所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卫生体系也随着没落下去了,尚洁之风也不再盛行,卫生法规也变成了卫生公约。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向羞于谈厕所,把厕所视为脏地,忽视厕所的卫生,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造成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血吸虫病的流行。因此研究出适合农村的厕所改造技术,非常必要。 
由于历史原因,公厕长期被理解为须由政府建设管理并仅向人们提供方便的场所,因此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受到忽略和限制。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公厕的内涵、功能、形象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满足生理排泄的需要,而是具备社会、服务、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现代文明社会,公厕通过它的合理布局、整洁卫生和服务功能,来体现一座城市对公众细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它以城市的一个细节,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准,以及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现代我国公共厕所经历了由露天到室内、有旱式到水冲,有技术简单到技术复杂、技术综合的过程,已经溶入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劳动。但是厕所卫生始终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城区公厕进行改造。公厕设计标准、建筑用材、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公厕的文化氛围、卫生水平,都有很大程度提高。从北京和上海等全国大城市公厕建设历程来看,前后经历了四次大的公厕革命。 
第一次公厕革命在新中国建立后,取缔了城市的露天公厕,建造了一批有厕顶、厕窗、厕灯、有储粪井的“标准”公厕,且均为传统的旱厕,当时城市公厕全部靠人工清掏、用人力车或者马车清运,环卫工人体力劳动强度非常大。那时候涌现出来的全国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就是天天背着粪桶走街串巷清掏粪便,“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是时传祥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粪便清掏和运输工作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在公厕建筑形式上,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的局限性,人们对公厕形象、公厕卫生状况存在片面认识,公厕大部分都是独立式公厕,设施简陋,人们只要能解手就可以了。当时城市公厕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并且承担全部的管理费用,公厕卫生只是在清除粪便时进行简单清扫保洁。 
第二次公厕革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这次公厕革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许多城市的公厕不堪重负。二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公厕设施落后与对外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据有关方面介绍,在来华游客的投诉中,有相当部分是投诉我们的厕所不卫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有不少外国游客这样形容我们的厕所:“捂着鼻子进去,踮着脚尖出来”,“一跳二叫三笑”(“一跳”因为污水横流、“二叫”因为蛆虫满地、“三笑”因为厕所没有门,尴尬而笑)。因此各地城市相继开始建设较高档次的公厕,在冲洗方式上逐步取消旱厕,实现了水冲和机械抽运。水冲式公厕特点是易于保持公厕清洁,便于粪便排泄物的集中处理。但在我国北方和一些缺水城市,直接使用自来水冲洗厕所给城市供水带来了压力。另外我国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不够完善,水冲公厕的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这一阶段在建筑形式上出现了附建式公厕。由于进行大规模市政建设和城市改造,城市土地价值被重新定位,使得本来独立建设的公厕拆除以后很少有可能再在原地恢复建设,因此出现了公厕与其它建筑合并建设的附建式公厕,这种公厕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满足公厕布局要求,加上公厕建筑、管理和卫生水平正在不断提高,附建式公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因此在城市公厕建设工作中,附建式公厕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段时间公厕建设投资和管理还是以政府为主,部分城市公厕开始收费以缓解城市公厕建设管理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建筑业主如商场经营者,为了完善商场服务设施,吸引更多顾客,也开始增设公厕设施,不过数量比较少,且多数仅为顾客服务,不对外开放使用。这段时间水冲公厕建设以通槽式居多。 
第三次公厕革命是在9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对公厕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水冲公厕建设发展很快。发达地区的城市主城区基本消灭了3类以下的公厕。由于城市水资源危机,在冲洗方式上,开始寻求改变,出现现代公厕,可用自动打包的方法将排泄物集中收集于专用塑料袋内,再集中运到指定地点处置,或将排泄物直接排入生化处理装置,就地处理粪便等排泄物。 
在建筑形式上,独立式公厕设计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小品,丰富公厕设置地点的建筑环境和文化内涵,成为与城市市容相和谐的一个建筑音符。附建式公厕大量开放使用,配套设施也进一步提高。厕所在内部设计上,由原来的蹲式通槽结构改变到独立蹲厕或者西方式的坐厕。通槽式结构虽然设备简单,建造费用低,易于清理疏通维修的特点,但是有臭味,耗水量大,浪费水资源。通槽式一般由自动冲洗水箱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自动放水冲洗,这样的冲洗方式,如果无人关闭冲洗水箱阀门,水箱都会昼夜冲水,不管厕所是否需要冲洗。特别是工厂、学校夜间不使用的通槽式公厕,水量浪费非常大。独立大便器式厕所,用自闭式冲水阀或者高位水箱单个冲洗,采用即用即冲方式,臭味相对小。通常比通槽式厕所用水量少,所以现在建设的新公厕,从美观、卫生、节约水资源方面,尽量建设大便器式厕所。由于一些地点受地形条件等限制,又没有附建公厕,一些大型的室外文娱活动、体育赛事增加,因此,移动式公厕应运而生。 
移动式公厕是指可以整体移动,设置于固定或临时需求的地点或者场所,为公众和客户提供如厕服务的设施。最初的移动公厕用木材制造,结构和功能也比较简单。后来逐步发展为使用玻璃钢、聚乙烯等材料。移动公厕若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单体结构和复合结构;若按照污水处理方式可以分为: 
1、 水冲与无水冲抽吸式移动公厕 
水冲式移动式公厕内有水冲装置,一般将水箱置于厕所顶部,厕所底部设置有污水箱,而无水冲抽吸式移动公厕则没有水冲装置,由设置于底部的污水箱直接承接使用人员的排泄物。这两种移动厕所底部的污水箱容量有限,当使用到规定人数时,需要及时抽吸。 
2、 循环水冲型移动公厕 
该种移动公厕配置有间歇式好氧与厌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装置,再添加生物菌种,运用生物膜技术,加速粪便污水的发酵分解,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将处理的粪便污水再循环用于冲洗厕所洁具。特点是运用了先进的粪便污水处理技术,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减少粪便污水处理抽吸次数,环保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3、 干式打包型移动公厕 
该种移动厕所没有水冲装置,排泄物由放置于洁具下部的可降解塑料袋承接,每使用一人次,自动换置另一新的塑料袋,用完后将塑料袋集中收集运往处理场处置,特点是完全不用水冲,节约水资源,污物收集比较方便。 
这段时间,政府投资管理依然是城市公厕建设的主流。出现了企业和私人投资管理的公厕,主要是指企业或私人在投资建设大型商场、酒店、文娱场所等时,按照政府要求或自行配套建设供服务对象和途经者使用,并承担日后的管理维护费用的厕所;这部分非政府投资管理的厕所,正逐步纳入城市公厕范畴,对城市公厕数量和布局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有的地区甚至在数量和质量标准上超过了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厕。 
同时社会也开始关注城市公厕文化。199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96北京城市公厕建设文化展览”,为公厕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开了先河。 
第四次公厕革命是从本世纪之初开始。公厕文化进一步发展,公厕设计观念发生改变,现代公厕设计理念不仅要考虑将公厕做成可供旅游欣赏的“景观小品”,还要考虑环保、城市的品位和人文关怀。比如男女厕位比例,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儿童等设置厕间。更为突出的是提出了节水、环保的指导思想。有些城市通槽式公共厕所开始装上节水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如厕人数控制用水量。有的城市使用公厕电子查询系统,方便市民如厕(上海)。此外,为提高文明程度,增加如厕隐秘性,新厕所平面布置将大便间、小便间、舆洗室分室设置,并将大便隔板门高度从1.2-1.5米提高到1.8米以上,本着满足不同人种、体形的要求以及人体活动所占空间,新厕所将设置较大尺寸的便器、拓宽蹲位空间、加大采光系数,避免如厕时的压抑感;为方便残疾人和老人等特殊人群如厕,新公厕还增加无障碍设施设置,特别是通道、门道宽度和回转空间必须按照宽度为900mm的轮椅尺寸进行调整,残疾人小便器及一定比例坐便器都出现在改建和新建厕所中。 
由于城市公厕选址困难,在车站、广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很多的地方,出现了移动式公厕;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地下公厕;针对缺水困境和粪便处理难题,出现了中水回用公厕,灭菌烘干公厕、太阳能公厕、免冲洗生态公厕等等。其中生态公厕成为一个热点。生态公厕是指具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概念和功能的一类厕所。生态公厕中的粪水经化粪池,直接进入了事先布排好的厌氧调节池、布水系统和土壤渗滤系统,然后进入集水系统,经消毒后重新回用来冲厕所或绿化,形成了公厕自身的封闭式生态系统,从而能够实现厕所的污水零排放。目前已经出现了生物自净、物理净化、循环水处理、粪便打包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厕所(如蓝洁士、清华紫光等)。近年来,各城市移动式公厕、生态公厕发展很快,在建筑形式上,更体现了现代性和多样性,采用了一些新材料。但是在现代化公厕建设的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建设豪华公厕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投资管理上,开始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建立了一批私营公厕,对于部分原来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厕,出现了公厕拍卖,将经营权出让给个人和专业管理企业,这为我国城市公厕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有望发展成一个新的产业。

实施公厕革命的目标,是实现规划布局合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不是盲目追求公厕建筑与设施的豪华,而是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前提下,使公厕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设施人性化,功能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清洁卫生标准化,彻底改变过去的旧观念,将公厕革命当作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任务来完成。公厕革命的重点在于,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尽快转换公厕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经营、保洁等一系列运作机制,采用多渠道融资体制,尽快推动公厕改造的全面实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造任务,服务于民。 
2 近年来公厕基本状况 
以下图示分别为2000~2004年全国公共厕所数量的变化及其同期城市人口万人公厕拥有量的变化。 

图1 全国公共厕所总数的变化图(2000~2004年) 
在2000~2004年这五年内,我国公共厕所数量在2000年时为106471座,从2000年到2002年其数量增加较快,在2002年时达到110836座。 

图2 全国城市人口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变化图(2000~2004年) 
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厕数在2000年为2.7座/万人,数量很低,这时段由于老城区的加速改造,使得一些旧公厕骤减。从2000年到2002年涨幅较快。2002年到2004年涨幅趋于平缓,但数量仍有上升,到2004年达到3.21座/万人。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中规定万人公厕拥有座数,我国公厕的数量已达到该标准。因此今后公厕建设的重点工作不在于数量的增加,而是使其布局趋于合理,不断完善公厕设施与管理,提高公厕档次。 
根据相关回归分析,城市公厕数A(座)与城市人口数B(万人)和全国统计城市数C均呈显著相关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A=126018.7-0.4974 B(N=5,r= -0.58447,α<0.01) (1) 
A=283114-265.7 B(N=5,r= -0.5613,α<0.01) (2) 
由所求出的回归参数可知,在统计时间段内,每增加10000城市人口,相应增加0.4974座公厕,每增加一座城市,增加265.7座公厕。 
3 公厕数量与种类的区域差异 
3.1公厕数量与种类在不同经济城市间的差异 
下图表明在万人公厕拥有量指标方面,不同经济区域城市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规律是中部城市>东部城市>西部城市。2000~2004年万人公厕拥有量在东,中,西部城市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79、3.73和2.17座/万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差异造成的。 

图3 万人公厕拥有量在不同经济地理区域城市间的差异(2000~2004年) 
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尚处于数量型发展阶段,其万人公厕拥有量仍处于《环卫设施设置标准》的低限。东部城市在2000年为1.597座/万人,之后有较大的幅度增长。中部城市在2000年为3.44座/万人,但是在这五年期间中部城市总体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城市和西部城市尚需在数量上作一定发展,其他城市今后最主要的任务因是使公厕布局更合理,旧厕改造,提高公厕建设管理质量。 
此外,虽就全国而言万人公厕拥有座数总体上已达到《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但在公厕的种类上还存在着旱厕比例偏高,水厕档次较低的问题。而较高的旱厕比例必然对城市粪便收运、处理带来直接的影响。 
下图显示了在2000~2004这五年间水冲公厕占公厕总数比例在不同经济区域城市间的差异。其中水冲公厕所占比例在东、西部城市较高,达50%以上,在中部城市较低,约为30%。由此可以看出中部城市今后的公厕改革任务较重,西部城市除在数量上发展外,也需进行厕所改造和提高公共厕所的档次。 

图4 水冲公厕占公厕总数比例在不同经济区域城市间的差异(2000~2004年)

3.2公厕数量及种类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差异 
根据人口规模可将中国城市分为五类,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有33个,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有141个,50~100万人的城市有274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72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40个,城镇总人口达5.24亿,共占全国总人口的40.53%。预计20年后,中国城市数量将达到800个,城市化整体水平将超过60%。 
表1 不同规模城市的划分 

按经济地理区域可将中国城市分为东、中、西部三类城市,其中东部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更次之;按距海距离可将中国城市分为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两类,前者较后者经济要发达,尤其是近20年来差距甚远。无论是东中西部城市还是沿海内地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各城市的发展政策、自然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等紧密相关。 
表2 不同经济地理区域城市的划分 

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城市公厕建设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图5 万人公厕拥有量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差异(2000~2004年) 
上图显示,超大城市在2000~2004这五年间,在万人公厕拥有量这一值上的变化不是十分的显著,而其它规模的城市在万人公厕拥有量这一值上的变化也没有显著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公厕的数量并不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正相关。这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越发展,居民住房成套率提高,户厕比例和公共建筑附属公厕比例也越高。但是万人公厕拥有量存在对人口密度的依赖性,即一般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也越大,因此万人拥有公厕数量相对降低。
 
图6 水冲公厕占公厕总数比例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差异(2000~2004年)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2000~2004这五年间,水冲公厕所占比例在超大城市最高,在大城市最低。 
4 公厕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规划建设落实难 
1、政府规划公厕征地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对公厕的需求相应比较大,公厕数量往往不足,需要新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地方征地非常困难,或者根本没有见缝插针的地皮。这是很多城市环卫部门面临的难题。 
2、公厕建设周边居民不愿意。公厕人人都需要,但是人人都不愿意建在自己家附近,往往政府规划好的公厕选址,遭到周边居民的强烈反对,使公厕建设施工阻力重重,最后无法实施。 
3、开发商利益驱动,只规划不建设。近年来城市改造和建设的步伐相当快,力度相当大,许多旧区都在改造或者重建。开发商在这一过程中,都是从局部利益出发,往往把建设范围内的公厕拆除,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同步建设公共厕所,或者只规划不建设。很多城市工程建设验收没有让环卫部门参与,造成了大量公厕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消亡。据反映,新开发小区一般应该把公厕建设在临街的地方,这样如厕者既不需要进入小区而影响治安,又可以真正起到“方便”的作用,但是开发商是不愿意的,因为挨着公厕的房子卖不出好价钱,影响房价,另一方面公厕是公益事业,不赚钱,建成商铺却能有相当可观的租金。因此新建小区公厕很难建起来,数量少之又少。 
4、市政工程拆除后复建难。近些年来,不仅小区开发拆除了很多公厕,市政工程(比如道路拓宽、桥梁架设)也拆除了很多公厕。但是都很难再复建。据统计,很多公厕分布在公路两侧,由于道路拓宽,必须无条件拆除,但是公路修好了,指挥部撤走了,建厕所的事没有人管了,环卫部门干着急也没有用了。 
4.2单位厕所开放难 
规划建设大量的公厕在实践中是非常困难的,开放单位厕所就成为解决城市厕所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2003年8月,广州专门发布了《关于开放广州市公共场所、服务单位内设公厕的通告》,规定包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用码头、医院、证卷交易所、加油站、宾馆、酒店、餐饮店、招待所、公园、文化馆、体育馆、游(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有义务对外开放,并自行承担厕所的清洁和日常的维护工作。这样的做法确实方便了入厕者,全国很多城市也作了大量工作,都在宣传和推广广州的这种办法。但是有的单位表示担心:一是安全隐患多,不便于管理;二是影响生意;三是增加了经营成本和工作量(政府做事,企业买单)。 
4.3公厕建设资金投入较少 
从2005年全国各城市的调研情况来看,城市公厕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城市公厕建设改造发展很快,有的城市公厕建设改造发展很慢,其中很多城市公厕建设少、改造步伐慢的原因是政府建设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4.4公厕管理中,市民素质亟待提高 
公厕管理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得到市民的配合和支持,这项工作很难。据环卫部门反映,如果厕所没有人看管,什么都会丢掉,水龙头、灯泡会被人拧走,玻璃会被人打碎,门窗被人破坏。以北京为例,现在很多公厕硬件设施很先进,由于市民素质差,心理不平衡,就拿厕所出气,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破坏厕所设施的不文明行为经常出现。这些不文明行为与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协调,市民素质亟待提高。 
4.5政府部门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现在公厕建设是老大难问题,但是俗语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近几年有的城市为了改变厕所脏乱差的面貌,市长、书记亲自抓,一年就建设了很多厕所,极大地推动了厕所的建设发展。但是由于后续的管理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缺乏长效管理机制,造成了建好的厕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厕所关门了;有的因为收费,出现了有厕所不用,还是随地大小便;有的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将厕所改造成了商业经营用房。 
5 总体评价 
我国城市公厕建设在不同规模与不同地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而言仅在数量上和最基本的质量、卫生水平上达到要求,公厕建设尚处于“初级”阶级。 
从我国城市公厕的分布范围看,大多数城市呈现“老城区公厕较多,但分布不合理;新开发区较少,越是需求量大的地段(如流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越缺乏公厕”的状况。城市公厕建设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公厕长期由政府独家包揽建设,未能很好地利用社会资金加大投资力量;旧城改造后,部分公厕拆后但未能重建,形成新的布局不合理;公厕设施配置、功能不完善等。 
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厕的布局、设备、管理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向“舒适型”、“休闲型”方向发展。 6 展望和对策 
未来的厕所不单是人类生理代谢的简单场所,而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标志,体现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未来的厕所设施卫生先进、节水节电、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建筑新颖精巧、外型美观高雅、具有防臭、防蚊蝇,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置的带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未来的厕所将向舒适化、休闲化、艺术化和保健化方向发展,将电子技术引进公厕,使公厕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6.1公共厕所合理布局 
要实现公共厕所合理布局,应根据建设部部颁标准,结合城市化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数量达标,合理布局,满足公众需求。 
1、结合旧区改造、新区开发,选择适当的位置,独立或附属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公共厕所。近期抓紧实施旱厕改造计划,改造市区城乡结合部的简易公厕和镇区旱厕,彻底改善市民和流动人口用厕难的矛盾。 
2、大型公共绿地、广场及群众动力场所应配建公共厕所,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时用厕方便。 
3、促进加油站、高速公路出口配置厕所,解决车行人的用厕问题。 
4、促进公园、图书馆、娱乐场、百货商场、大型超市、酒店宾馆、地铁、车站、码头等在其开放或营业期间,为公众提供公厕服务,并纳入各区区域规划,达到合理布局。 
5、在不具备建设固定公共厕所条件的区域,按“方便原则”合理设置适量的移动公厕。 
6.2规范公厕建设标准 
对公共厕所的建设做到不求奢华,但求好用,要防止公共厕所建设过程中追求豪华的趋向。外观强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对新建和改建的公共厕所外观要讲究美观和建筑艺术特色,追求“既不显眼、又容易发现”的观感;功能强化环保、生态、节水、节能型,鼓励粪尿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免冲小便器、太阳能等相关新技术的运用,推广防滑、易保洁、高密度墙地砖,便于畅流和维修疏通的管道,以及有利于卫生洁净的有关材料的使用。 
逐步调整男女厕位比例为2:3或更高比例设置,新建和改建的公厕应做市场调查,消除女士用厕排队现象。 
要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宣传,政府及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协调、主动检查和监督,引领社会公厕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并把社会公厕纳入公厕整体管理运行系统。 
6.3体现公厕功能需求

公共厕所要以人为本服务,做到设备完好、无臭气和异味,友好服务能保持常态,方便儿童、老弱病残用厕。公厕基本实现从保障型供给向功能型供给的转变。 
1、满足不同人群用厕需求——公共厕所应具有满足不同人士用厕的功能,主要包括在男女厕所内设置残疾人士厕间或设置独立的残疾人士厕间,在厕所门口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配置部分盲人通道厕间。设置部分儿童专用的小便器、洗手台等,设置部分供婴儿换尿布的母婴专用厕间或地方。在旅游景点有特殊需求的公厕,考虑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等人群的用厕习惯,设置相应的厕间。 
2、改善厕内环境——以自然光为主补充人造光,可能时采用透光材料间隔,保持厕内光线充足;以自然风为主,设置对流窗、抽风系统,配置除臭设备、清香剂等,消除公厕异味,使人感觉舒爽;具备条件的,可设置盆景、吊挂式绿化作为点缀。 
3、提供足够的方便小设施——包括环保烘手机、便于儿童和老弱病残使用的不锈钢扶手、衣帽挂钩和搁物台(板)、残疾人士厕间内的应急呼救按钮等。 
4、公厕设计体现个人私密性——包括在公厕内设置高度1.8米以上的隔离档板和门板,男性小便设置隔离板,有条件的可设置一次性短裤、女用卫生巾等投币式服务箱。 
6.4提升公厕服务水平 
公共厕所的服务应体现人性化,服务热情、细致周到。功能性公厕在人流集中的时段,采用20—30分钟巡回保洁,保持厕所清洁干爽,并相应提供洗手液(或肥皂)、厕纸等方便公众用厕;保障型公厕每天上下午至少各保洁1次,并相应提供肥皂、厕纸等方便公众用厕。 
市区和镇区公厕的开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对晚间有一定人流的区域、公厕代替居家卫生间的居住区,需要公厕晚间服务的,应创造条件增加24小时不间断开放的厕所。 
要建立和完善对于公厕的社会监督、专业监督、行业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投诉系统作用,充分依靠公厕业主主管部门的管理效应,逐步消除社会公厕与市容环卫公厕提供服务水平差异,使公厕服务整体水平均保持稳定状态。 
6.5完善公厕导向系统 
围绕容易找、找得到,建设完善的公厕导向系统。 
1、规范公厕本身的导向标志标识,主要包括从主要交通干道、次要道路、公共场所室外到室内的公厕导向标志标识的系统设计,规范制作统一的公厕导向标志标识,使公众在公厕附近可以根据导向标志,方便地找到公厕的位置。 
2、结合其他公共设施增加导向标志,如在人流比较集中的路口的废物箱上设置附近公厕的导向地图或者导向标识,在社区公共服务导向牌上标明公厕位置,健全中心城区绝大多数道路“路口就有导向图”的安排,逐步让公众养成“找公厕到路口”的习惯。 
3、完善公厕快速查询系统,在已经投入试运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语音查询系统软件,提高查找准确率。对公厕新建、改建、拆除等住处及时进行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要提高服务电话的知晓程度,方便行人通过电话查询公厕;围绕“方便快速准确原则”提高系统应有能力。 4、有条件的城市,出版专门供车行人,特别是出租车司机使用的公厕地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使用的公厕地图。定期进行修订,及时跟进新增公厕等信息。 
6.6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为适应大型活动或突发事件的保障,面对人流短时大量聚集等情况,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公厕,运用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也能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公厕,包括车载式或吊装式,具备应急反应能力。在编制市容环境应急处置预案中包括公厕紧急处理预案情况,一旦预案启动,可及时调用、征用移动式公厕,满足短时应急需求。纳入应急储备的移动式公厕,平时可以投入适当地点使用,但应维护良好,保证应急调用。 
总之,今后一段时间,是公厕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研究公厕文化、公厕功能、公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人们对公厕消费行为的习惯和心理,不断深化对公共厕所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高公厕的服务水平,让我们为使公厕更好地体现“方便”而共同努力! 
7 近年公厕大事记 
7.1公厕组织及会议 
1、2004年9月28日中环协公厕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北京,挂靠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秘书处办公地设于济南。 
2、2005年5月18日,上海市公共厕所协会成立。 
3、2004年11月17日,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在京召开,会议中,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厕所北京宣言》。 
4、世界公厕论坛2005年5月8日在上海开幕,第一届公厕博览会同时举行 。 
5、中国首届公厕建设管理与实用技术研讨会及新产品展览会,2006年4月6日在济南开幕。 
7.2公厕免费开放的城市 
南宁市(2001年11月1日)、北京市(2002年3月1日)、宁波市(2002年7月1日)、苏州市(2003年8月1日)、芜湖市(2005年5月1日)新乡市(2005年7月1日起,城管、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除了火车站、汽车站和移动公厕外的所有市管公厕已经不再收费)、重庆市主城区(2005年10月)、郑州市(2004年1月1日)、沈阳市(2006年4月1日)。 
7.3公厕建设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部分城市 
近年来,公厕建设管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公厕内部设置、男女厕位比例、无障碍设计等诸多方面照顾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方便市民入厕,提高了公厕的服务水平。 
2002年9月,上海16位出租汽车司机,利用业余时间,跨越两省一市,终于在两年半以后,将一幅标有上海市区500多处公共厕所、98个24小时药房和江、浙、沪所有加气站的地图呈现给市民。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上海市出租汽车协会、上海市测绘院及大众交通(集团)为这张特殊的地图起名《上海出行方便地图》。 
2003年11月10日,6000多份苏州地图应用开发中心印制的苏州厕所地图,免费分发到了全市出租车司机的手中,上面详细标明了150多座紧靠路边的公厕。 
2004年6月1日,中国西安的第一个站立式女厕正式运营。 
2004年7月开始,昆明旅游、经商者的要求绘制的昆明城区出行方便图近期在该市街头公开发售,图中共标注公共厕所325座,都是在道路两侧20米范围内、并已挂牌营业的公共厕所,昆明市民包括外地客人再也不用因为找不到厕所发愁了。 
2004年7月13日出版发行的《哈尔滨市交通实用信息图》第一次标上了主城区内1840个厕所、72个加油站、52个停车场的位置。 
2005 “五一”黄金周前夕,连云港市区31家行政事业单位厕所全部挂上标识牌,无偿对外开放,受到好评。 
2005年10月,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街头出现了3个无性别公厕。 
2006年2月6号,上海市公共厕所信息查询系统”开始试运行。 
7.4部分城市公厕经营市场化运作情况 
1999年9月,漳州市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公厕产权。本次拍卖会上,共推出4座公厕,拍卖年限50年。地处市区黄金地段的三座公厕以313万元的竞价被买走,比原建筑物造价增加11倍多。 
2000年、2001年、2002年济南市对公厕经营权分三次进行拍卖,2000年拍卖天桥区济泺桥公厕经营权,2001年拍卖英雄山公厕等6座公厕经营权,2002年对长途汽车站公厕、洪楼公厕、七里山公厕等14座公厕经营权进行了电视公开拍卖。 
2000年6月27日,贵阳市拍卖城区72座收费公厕的经营权,100多名竞买者到会,首批推出的72座水冲式公厕很快便被一抢而空。承包使用期从2000年7月1日起计算,承包期限为3年。 
2000年11月22日昌吉市对市内14个公厕拍卖。竞买人在竞得公厕后可拥有公厕50年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 
2000年12月21日,石家庄市首次举办新型环保公厕经营管理权拍卖会,拍卖的标是新建成的四座新型环保厕所六年的经营管理权。参与竞拍的是来自石家庄市的100多个普通市民。 
2003年8月,眉山市拍卖公厕经营权。竞拍方拍得后,把现有临街旧厕所拆除,重新修一座两层建筑,一楼是商业铺面,二楼公厕必须免费向市民开放,如此,竞拍方就可以拥有一楼商业铺面40年或50年的使用权。 
2003年10月30日,青岛市城建项目经营权(冠名权)举行拍卖会,其中青岛栈桥东侧的移动公厕从4.5万元/年的起拍价,拍到了20万元/年。 
2003年11月,四川省绵阳市日前对城区16座公厕的经营权进行拍卖,经过3小时的激烈较量,16座公厕全部拍卖成功,总成交金额达800200元。报名参加拍卖的共有50家单位(个人)。 
2004年1月16日,株州市公开拍卖两个高标准的环保公厕的经营管理权 
2004年4月25、5月22日,烟台市分两批拍卖了54座公厕的经营权。4月25日,芝罘区23座公厕经营权成功拍卖,5月22日,又拍卖31座公厕,与4月25日拍卖不同的是,5月22日的拍卖中,有部分公厕经营权采取的是无底价拍卖,竞买方式更加灵活。 
2004年9月,承德市双桥区对旅游景点附近的5处水冲公厕的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并一举竞拍成交,金额达人民币8.8万元,开创了承德公共厕所公开竞拍经营使用权的先例。 
2004年9月29日,兰州首次拍卖公厕经营权,拍卖的是位于40公里黄河风情线上9座公厕的45年经营权,这9处公厕分布于南黄河风情线东起绿色公园,西至兰州木器厂的这一路段上,建筑风格各异,总建筑面393.96平方米,初步估计的参考价格为275万元。 
2005年3月23日,阜阳市拍卖31座公厕的承包经营权。当天共拍卖成交30座,拍卖总金额2.8万多元。阜阳市公厕拍卖始于1996年,几年来共拍卖资金15万多元,使阜阳城的18座公厕得到妥善管理,部分环卫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 
2005年4月25日,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拍卖5座公厕经营权,这是乡镇公厕实行城市化管理的一次尝试。 
2005年7月16日,济南市对24座生态移动公厕进行拍卖。 
2005年12月,天津市塘沽区新建10座环保型公厕公开向社会拍卖,每座公厕建筑面积13平方米,设置了蹲位间与管理间两部分,分别坐落于人员密集区和流动人口较大的繁华地段。来自社会各界的10余个个体工商户参加了公厕竞拍。 
2006年3月24日,山东省临沂市建设局对城区两座公厕管理间进行了招标出租,以管理间的出租收入补充厕所的维护管理费用,这是该市推进城市公厕管理经营市场化运作的首次尝试。

7.5中国金厕所 
2001年,香港恒丰金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林世荣在香港建造了一座金厕所,投资3800万港币,建材是黄金和宝石。整项工程共镶了12160两黄金和6200枚宝石。这座金厕所拥有世界最豪华洗手间和世界最昂贵座厕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 
7.6公厕管理办法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1990年12月31日颁布,自199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成都市公厕管理实施办法》1992年制定 
《贵阳市城市公厕管理规定》1998年制定 
《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自1998年6月7日起实施。 
《南昌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自 1997年12月28日起实施。 
《沈阳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自1999年3月22日起实施。 
《南京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自2000年七月六日起实施。 
《聊城市城区公厕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制定 
《泰安市城区公厕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制定 
《苏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德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1、 马康丁 公厕改造与首都城市文明形象的提升.齐鲁环卫.2006 
2、 陈朱蕾 中国城市公厕的建设和发展.2006 
3、 北京市环境卫生科研所.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顾承华 上海公厕建设发展初探.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0 
5、 胥传阳 公厕管理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 林 泉 浅谈旅游公厕的设置与管理.齐鲁环卫.2006 
7、 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城市环境卫生.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8、 李子韦 公厕设计通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00-688-8280